大同資工系鄭穎懋(Kevin) 教授與其學生,繪製了一張非常有意思的 Iceberg 圖來描繪 Ambient Intelligence:「資訊科技日常生活化:資訊科技如何因應未來社會及文化變遷之人文反思"。其中將逐步從科技在輔助人們"工作"之功能面開始,慢慢帶入感知人們情感、追求身心靈平衡之技術發展,所需的各種考量以及面臨的挑戰。」 科技就需像那冰山,大部分都需沈藏在海面下。
(以下摘自小牛2007年《從DIGIart@eTaiwan 談互動創意》一書的第三章〈「無形」未來與「未來」博物館〉頁75~78)
1991年美國Mark Weiser是最早提出智慧型環境感知初略概念的人,他認為未來的環境是隨時隨處佈滿運算,隨時隨處可擷取搜尋資訊 [Weiser 1991]。「智慧型環境感知」(ambient intelligence)一詞正式被提出是在1998年於Philips公司的一個非正式座談會中,會議中大家試著描繪2020的未來生活情境 [Philips 1998]。而隔年1999年「智慧型環境感知」一詞才被正式發表於荷蘭的IT期刊IT Monitor [Aarts and Appelo, 1999]。同年MIT CSAI Lab也展開活氧計畫(MIT Oxygen Project) [Dertouzos, 1999]。而於2001年歐盟也成立「資訊社會與產業指導小組」(The Information Society and Technology Advisory Group; ISTAG),並撥出37億歐元發展此相關研究。Philips公司於2003年因應成立Philips HomeLab,而MIT Media Lab也於2004年成立「智慧型環境感知研究小組」(Ambient Intelligence Research Group)。各國均已紛紛投入相關研究,以因應這股國際趨勢。
根據MIT Media Lab的Pattie Maes教授的定義,一個智慧型環境感知系統需具備三大特徵:無所不在(ubiquity)、無形(invisibility)、智慧(intelligence) [Maes 2005a, 2005b]。在歐洲智慧型環境感知研討會(European Symposium on Ambient Intelligence; EUSAI 2004) 上,智慧型環境感知系統的另外兩項特徵—情境感知(context awareness)與自然互動(natural interaction),也被提出討論 [EUSAI 2004]。
- 無所不在︰乃指能讓任何人於環境中隨時隨處很自在的搜尋所要的任何資訊,讓資訊存在於環境中的任何地方。無所不在的運算(ubiquitous computing)最早是由Mark Weiser於1991年提出,是指電腦系統必須具有無線網路(wireless network)、點對點無線網路(ad-hoc networking)、可跨平台執行的可攜式裝置(portable devices)、跨系統整合……等能力。
- 無形︰乃指系統中的媒體技術與設備融入環境背後中,讓民眾感覺技術與設備是無形化的存在,此現象也稱「透明」(transparency)。Mark Weister與John Seely Brown於1995年提出「沈靜科技」(calm technology)同樣是強調,媒體技術無形化的重要,它必須跟環境相融合,讓人們生活其中感受到一種「安靜」。Weister舉例Natalie Jeremijenko的「擺晃弦」(Dangling String)作品便是沈靜科技的一個早期的例子 [Weiser and Brown, 1995]。它座落於Xerox辦公室不妨礙大家行走的走道一角,電子感測器懸掛於天花板,並自天花板懸掛下一束絲弦,以偵測網路傳輸流量。每幾秒系統便偵測一次,網路傳輸流量則轉換成絲弦的震動大小,從旁走過只感覺好像微風吹過。
- 智慧︰乃指系統能偵測感覺到人們存在於環境,甚至學習人們的情緒,且適當的調整以適合人們生活於其中。例如,未來若PDA、手機、Mp3音樂播放器會慢慢消失,全部會整合在一個裝置設備上,此設備可智慧的反應你的身分與個性,甚至提供搜尋引擎與內容管理功能,能讓你檢索到你個人資料。
- 情境感知︰在智慧型環境感知環境中,整個情境的設計需讓系統感受知道裝置設備是否有被使用。例如智慧型螢幕,影像被投射在全像透明玻璃上,當人們離開時不需操作任何設備,影像便會自動消失或改投射在別的地方。
- 自然互動︰在智慧型環境感知的互動行為,必須是簡易的、自然的、直覺的,甚至能夠提供多模式的互動介面。未來的互動介面會逐漸減少打字,取而代之的是肢體的自然動作與聲音;若未來電腦能力更成熟時,生理感測(bio-sensing)如視覺、聽覺、觸覺、嗅覺、語言等將是很有力與有趣之互動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