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20日ZEN workshop會議

「以人為本的科技教育– ZEN與科技教育研討會暨工作坊」
一、研討(習)目的
以人為本、願景導向的科技發展為先進國家產業發展之基本信條,也為我國下一波科技產業發展所遵循的圭臬。行政院於2005年產業策略規劃會議結論中已明白指出,在二十一世紀新一波之產業競爭中,我國應善用累積之資電製造優勢、民生基礎產業發展技術,以開放式創新之策略,積極結合人文創意、跨領域資源與人才,增強與充實各項研發成果,以開創我國新世紀之產業內涵。

然而,整合人文與科學教育相關主題的研討會甚少,有鑑於此,本申請書特別規劃「以人為本的科技教育– ZEN與科技教育研討會暨工作坊」提出申請,期能培訓與增強科學教育、資訊教育與應用科學教育界新一代科技人員的人文素養。以禪與科技作舉辦研習會,或為國內具開創性的規劃,然而結合禪修與科技的教育方案,在日本科技業則已實施有年,也已落實於學校教育中。

但申請人於執行國科會工程處 「ZEN -〝輕安一心〞創意禪修空間研究」計畫時,有機會與資訊科技界師生交流,得以瞭解台灣人文與科技之疏離,有鑑於此,深感人文科技教育整合之重要性,因此規畫本案,並配合「行政院國科會科學教育」之主要目標–「增進學術交流機會,提昇科學教育研究水準」,擬邀約人文與科技資訊人員,與國內外各專家共同進行學術應用與交流。

是以,為達人文與科技的結合,本規劃除以人文為主的法鼓佛教學院為主辦單位之外,並擬邀約資訊科技相關的大同大學資工系、雲林科技大學設計運算研究所以及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等學系為協辦單位,相信此項完美結合人文與科技專業的活動,經由聚焦的研討與研習,當可提供人文與科技專業對話的場域;進而再經由探討增進品質之技術應用,促進科技與人文專業彼此交流與融合等教育方式,將有利未來的人文科技發展。進而可讓科技應用與研發能跳脫既有框架,發展科學、洞察力與工程技術等能力的整合,培養具人文科技之人才,以開發創新前瞻的研究與應用能量,發展出具獨特性與競爭力的研究與服務。

近年來因科技使人類與大自然日益隔離,造成人的異化與焦躁,為避免科技造成此種不良影響,我們將以科技方法結合人文關懷,塑造一個「以人為本,科技為用」的智慧生活創意空間,將身心放空歸零(Zero)、「專心注意」後產生能量(Energy),並與大自然環境(Nature)合而為一,以達ZEN的本質。進而讓與會者經由研討與工作坊的研討與實務能瞭解人文與科技的禪境,達到「以人為本的科技教育」之標的。

二、、舉辦日期與地點
* 本活動共計兩天,擬分研討會與工作坊兩部份進行
〈一〉時間:本研討會擬於2009年12月19日(星期六)~ 20日(星期日)舉行
〈二〉地點:法佛教學院會議廳暨法鼓山禪修中心

三、會議議程
「ZEN與科技教育研討會」議程表
※備註:本研討會預估設置三個專題與成果發表,以四個場次,預計共徵得十一份議題發表。每場次約九十分鍾,各發表三份議題;每份議題規劃25分鍾發表,30分鍾作回應與討論。

2009年12月19日〈星期六〉
時間         議 程
0900-0930 報到 (會議主持人: 杜正民副校長)
0930-0940 致歡迎詞及介紹貴賓 (釋惠敏校長 及貴賓代表 )
【專題演講:禪與腦科學 Zen and the Brain Science】 (主持人:杜正民)
0940-1040 禪與腦科學 Zen and the Brain Science 朱迺欣 醫生【長庚醫院榮譽副院長(教授) 】
佛陀教導的禪法—以阿含經的禪法為例 楊郁文 醫生【法鼓佛教學院教授】
1040-1050 休息

【人文基礎:禪修文獻研討】 (主持人: 釋惠敏)
1050-1115 南傳佛教的禪法 溫宗堃 博士【澳洲昆士蘭大學博士】
1115-1140 北傳佛教的禪法 林崇安 博士【法光、圓光佛學院教授】
1140-1205 藏傳佛教的禪法 〈邀約中〉
1205-1300 午餐

【人文科技:禪與現代生活】 (主持人:許素朱)
1300-1325 人文與科技教育 – ZEN教育與科技應用的實例 釋惠敏 教授 【法鼓佛教學院校長】
1325-1350 生理智慧衣用於呼吸習慣改善 洪一平 教授【台灣大學資訊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
1350-1415(預備)禪學資料庫的建置實例 杜正民 教授【法鼓佛教學院 副校長】
1415-1430 茶敘

【科技展示:資訊科技與禪】 (主持人:洪振洲)
1430-1525 人文與科技的結合 鄭福炯 主任【大同大學 資工系】
1525-1550 人文與資訊科技的結合 王照明 教授【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設計運算研究所】
1550-1615 人文與科技藝術的結合 許素朱 教授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科技藝術研究所】

1615-1645 問題與討論
1645-1700 會議結束、閉幕

四、工作坊〈禪一〉時程表
內容:1.報到與作息說明、環境及課程介紹
2.作息時程表

第一天(12/19)
項目     時間              內容
晚餐 17:00~18:00 第二大樓齋堂
報到 18:00~19:00 由齋堂直接前往禪堂
環境介紹19:00~21:00 作息說明、環境及課程介紹與基本動作練習等
盥洗 21:00~22:00 個人梳洗時間
就寢 22:00~ 統一熄燈

第二天(12/20)
項目     時間               內容
起床 05:00~05:30 打板起床
晨修 05:30~06:30 動禪(動中修靜的練習)
與坐禪(禪坐練習)
早餐 06:30~07:30 用餐與清潔善後工作─生活中應用禪法練習
專題演講07:30~08:20 主題:如何以Zen應用於科技時代的生活
休息 08:20~08:30

第一節 08:30~08:50 Zero : 放鬆與放空的練習
08:50~09:20 個人體驗練習

休息 09:20~09:30 喝水洗手時間

第二節 09:30~09:50 Zero :調身、調心與放空練習
09:50~10:20 休息與個人體驗練習

第三節 10:20~10:40 Zero and Energy:動禪練習
10:40~11:40 Zero and Energy:靜坐練習

午餐 11:40~13:00 用餐與午休(生活中應用禪法練習)

第四節13:00-13:30 Zero and Energy:經行練習
13:30-15:00 Nature: 與大自然結合的練習

休息 15:00-15:10 喝水洗手時間

第五節15:10-15:30 Zero, Energy and Nature:
綜合練習15:30-16:00 休息與個人體驗練習

第六節 16:00-17:00 ZEN與科技生活教育實作心得分享與討論

賦歸 17:00…

* 本工作坊因為場地限制與實務研習作業的關係,故擬由參與演講的專家學者推薦學生、助理及相關人員參加,不特別對外開放,人數以不超過50人為限。

本篇發表於 總計畫相關公告。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