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資工系鄭穎懋(Kevin) 教授與其學生,繪製了一張非常有意思的 Iceberg 圖來描繪 Ambient Intelligence:「資訊科技日常生活化:資訊科技如何因應未來社會及文化變遷之人文反思"。其中將逐步從科技在輔助人們"工作"之功能面開始,慢慢帶入感知人們情感、追求身心靈平衡之技術發展,所需的各種考量以及面臨的挑戰。」 科技就需像那冰山,大部分都需沈藏在海面下。
(以下摘自小牛2007年《從DIGIart@eTaiwan 談互動創意》一書的第三章〈「無形」未來與「未來」博物館〉頁75~78)
1991年美國Mark Weiser是最早提出智慧型環境感知初略概念的人,他認為未來的環境是隨時隨處佈滿運算,隨時隨處可擷取搜尋資訊 [Weiser 1991]。「智慧型環境感知」(ambient intelligence)一詞正式被提出是在1998年於Philips公司的一個非正式座談會中,會議中大家試著描繪2020的未來生活情境 [Philips 1998]。而隔年1999年「智慧型環境感知」一詞才被正式發表於荷蘭的IT期刊IT Monitor [Aarts and Appelo, 1999]。同年MIT CSAI Lab也展開活氧計畫(MIT Oxygen Project) [Dertouzos, 1999]。而於2001年歐盟也成立「資訊社會與產業指導小組」(The Information Society and Technology Advisory Group; ISTAG),並撥出37億歐元發展此相關研究。Philips公司於2003年因應成立Philips HomeLab,而MIT Media Lab也於2004年成立「智慧型環境感知研究小組」(Ambient Intelligence Research Group)。各國均已紛紛投入相關研究,以因應這股國際趨勢。
繼續閱讀 →